3月开学季,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又火热起来,有的老人为了报名凌晨三四点就去排队。
近几年来,老年人对继续学习、提升自我的需求不断增强,老年大学的上课人数持续增加,甚至“一座难求”。有限的资源、居高不下的需求,为了让更多人受益,一些学校不得已下了“限学令”,规定每人每学期最多报两个课程。老人学习热情高涨,一些看似冷门的课程也能满班开课。
老年大学的火爆折射出许多事实:一要温饱,二要发展。如今温饱早已无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老人挤爆老年大学也正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义。这些年,许多地方为老人做了不少实事,但大多仍是侧重于解决生活照料、紧急援助等需求——这一切当然不可或缺,理应做得更好,然而除此之外,让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也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老有所养写入了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老有所养决不只是指物质赡养,也指精神赡养。让老人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不但指在物质利益上关心老年人,同样也意味着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年国家连年上调养老金,但在老人的“幸福指数”中,也需要增加“精神文化含量”。精神文化不是钞票,与物质无关,但却是老人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如何满足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不只是各级各类老年大学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新课题。因为资源有限,老人上老年大学难,这既要求老年大学充分挖掘潜力,用足存量,统筹兼顾,让众多老人共享资源。另外还需要加大增量,营造更多寓教于乐的载体,尤其是充分利用社区的现有条件,与各级各类老年大学联合办学,以“学联体”的形式为老人在家门口开班授课。人间重晚晴,今天国运昌盛,老有所养中理应有更多“老有所学”。
(摘自《中国老年报》奚旭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