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干休所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7-05-24 17:21:28 来源:省直干休所 浏览:2384 次

2016中办发2016〕3号和豫办〔2016〕30号文件对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根据河南省委老干部局领导的具体要求,省直干休所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明确转型思路

省直干休所始建于1972年,前身为省委组织部老干部管理所。1979年经省委批准成立河南省直属机关老干部休养所党组,是省属唯一一家集中安置老干部的正厅级行政单位。2007年,按照《公务员法》规定,经省委组织部批准,确定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2014年根据全省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实施意见,经省委同意,确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干休所的工作随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对象逐渐减少。干休所巅峰时有服务对象120余人,目前健在的老干部有7人(其中1名老红军),年龄最大98岁,最小93岁,平均年龄96岁;另有老干部遗属32人。服务对象逐年减少,没有新的服务对象进入,未来干休所工作已经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些老干部去世以后,其遗偶仍然在所内居住,这部分老同志的年龄普遍较大,亟需得到关心照顾,即使将离休干部遗属纳入服务范围之后,依然只能是阶段性少量增加,没有新的服务对象产生,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服务需求发生变化。过去老干部的工作一般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让老干部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愉悦身心;以及落实和保障老干部各项待遇。进入“后双高期”,多数老同志的身体机能退化,疾病增多,腿脚多有不便,有些生活不能自理,他们的日常需求由原来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并重,已逐渐转变为生活需求和医疗保健为重点。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老同志们更加渴望得到更多个性化、精细化、亲情化的服务,如提供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提供安全、贴心的保姆服务,提供精神慰藉等。

三、人员结构发生变化。住房改革前,干休所住户全为离休干部,住户结构单一,房屋产权属公有,便于管理。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屋产权变为私有。离休干部相继过逝,其原有房产多数由其子女继承,自住或者出租、出售,住房人员成份越来越复杂,老干部子女、承租户以及其他购房者,不是干休所服务对象,却无形中享受了同样待遇,同时也给干休所管理增加了诸多困难,干休所工作人员在服务老干部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所内这些住户的实际情况,使干休所服务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面对上述问题,在省局的大力指导下,干休所专门成立了调研小组赴广西、湖南、四川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发函、电话咨询等方式,全面了解全国31个省市和18个省辖市干休所现状及创新发展思路,探索适合自身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为省局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016年7月15日经省编办批准,加挂“河南省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牌子,赋予了干休所四项新的工作职能。

建立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是落实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的必然举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3号)中明确指出:“完善离休干部服务管理措施,在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紧急救助、精神慰藉等方面提供便利。积极探索干休所创新发展的途径和办法”;“加大对特殊困难离退休干部帮扶力度,通过开展党内关怀、推进志愿服务、纳入社会救助、拓宽帮扶资金渠道等办法,对身患重病、失能、高龄等有特殊困难且符合条件的离退休干部,给予更多关心照顾”。《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豫办〔2016〕30号)文件中指出:完善和创新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顺应老龄事业发展趋势,坚持社会化管理服务方向,积极稳妥、协调推进相关工作;积极探索干休所创新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二)建立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是满足省直离退休干部需求的必然要求。目前,省直共有离退休干部10.5万人,居住分散,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失智老人占相当比例,需求较多、要求迫切,急需解决这些老同志在生活、医疗、学习和养老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我们在离退休干部养老的调查中发现,离退休干部特别是那些特困干部强烈要求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帮扶机制,为困难的离退休干部雪中送炭,解决实际问题。  

(三)建立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是发挥省直干休所服务保障独特优势的必然需要。省直干休所原来就是服务离休干部的机构,建所四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服务保障经验和良好的服务资源。干休所周边两公里范围内有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胸科医院、中医三附院、老干部疗养院,有着优越的医疗条件。干休所位于政四街1号院,区位处于城区新老区结合部,位置适中,交通便利;近几年又接收了部分转业干部、招录了公务员,人才队伍优势明显。以干休所为基础建立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可以充分的发挥干休所原有的独特优势,是转型发展的最好选择。

(四)建立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是顺应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失能、失智、高龄多病离退休人员大幅增加,养老和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健全帮扶救助机制、畅通医疗通道、完善社区联动服务网络,提供医疗保健、生活照顾、政策咨询、信息共享等服务已成为全国各地的共识和通常做法。比如,山东省依托干休所成立老干部医养服务中心,切实解决省直离退休干部的实际困难;广东省依托干休所成立企业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为困难企业离退休干部提供可靠的服务保障。

二、实践探索

2016年3月21日周斌部长到省直干休所检查工作时,对干休所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干休所以贯彻落实中办发〔2016〕3号文件精神为指引,认真调研、科学谋划,在省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干休所的转型发展的新路径。2017年2月16日段君海部长到省直干休所调研对干休所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主要做法是:

一是精心筹划,选准突破口。干休所以扩大服务职能为突破口,结合外省经验和我省实际,认真分析、科学论证,积极与省编办沟通联系,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7月15日顺利加挂了“河南省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牌子,赋予了干休所四项新的工作职能即:承担落实好省直困难离退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建立帮扶机制,通过不同渠道给予身患重病、失能、高龄等有特殊困难的老同志关心照顾;为省直困难离退休干部协调医疗部门提供医疗救治和健康咨询服务;建立困难离退休干部所在社区联动服务网络,做好困难离退休干部的就近服务工作等。省直干休所加挂“河南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牌子,转型发展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二是上下联动,找准切入点。为尽快摸清省直离退休干部基本情况,在省局的指导帮助下,向省直130多家单位及高校发出情况调查表据统计,我省的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省管企业和省管高校共有离退休干部10.5万人,大部分已进入高龄多病期,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有2万多人。其中有2100人家庭生活特别困难,有的因身患重大危重和慢性病,个人自负医疗费、护工费数额较大;有的因丧偶且子女均无能力照顾其晚年生活,需要常年雇工照料;有的因配偶收入较低,且身患重病自负医药费数额较大;有的因长期抚养由于智障、残疾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子女;有的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他们期盼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给予关心照顾,特别需要经济上的援助和帮扶。

同时31个省的帮扶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摸底服务人数、帮扶标准和条件,结合我省离退干部具体情况,按照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的职能,积极研究制定省直困难离退休干部帮扶实施办法,对帮扶原则与范围、帮扶对象及条件、方式和标准,以及帮扶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等进行明确。经过认真分析、科学测算,合理编制帮扶预算,积极与省财政厅各处室沟通协调,申请财政专项资金200万元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是敢于作为,初见成效。进一步提升老干部服务工作保障能力和信息化水平,适应互联网+新常态要求,省直干休所着手筹建了省直离退休干部信息库。在多方调研考察之后确定与济源元丰科技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研发工作结合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职能和任务,本着快捷、安全、操作简便的原则,研发省直离退休干部信息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困难离退休干部信息数据库,能够从信息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省直困难离退休干部的详细信息(包括个人、家庭情况、经济收入、身体状况、特困情况等),根据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分类、分析,为科学确定困难离退休干部标准、及时开展帮扶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已于2016年10月10日前初步完成了软件设计工作。10月25日,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召开专家评审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平台项目设计合理、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安全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随后,干休所班子带队分别与110余家省直单位、17所驻地市省管高校做好了对接联系,安装了服务平台软件并做好应用培训等后续工作。这个项目的应用在全国老干部系统中首推第一家,对有效提升我省离退休干部管理水平,促进管理服务科学化、规范化有重要意义干休所转型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三、思考和建议

如何做好干休所转型工作,实现完美转身?如何履行好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的职能,让困难的离退休干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干休所即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任重道远。

一是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完善帮扶机制,对省直困难离退休干部实施帮扶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省直特殊困难离退休干部帮扶实施办法》需组织部、财政、人社、民政和省局五家单位联签;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四项职能的履行,相关政策制定、业务指导和工作协调,需要省局多个处室的参与和支持;做好具体的帮扶工作,需要离退休干部所在单位、社区、服务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等多家单位的密切配合,共同协作。建议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争取组织部、省局、财政、人社、民政、医疗等部门的支持,增强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力量,适时召开工作协调会,精心组织实施,建立“经济帮扶、精神帮扶、医疗帮扶、家政帮扶”为一体的综合立体帮扶救助体系。

二是以开展正能量活动为牵引落实省直困难离退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在深入开展正能量活动的基础上,发挥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老同志原单位和所在社区三家单位党组织的力量,立足省直困难离退休干部身体、家庭等情况,在老同志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视情组建临时党支部,抓好省直困难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如建立党建微信公众平台、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等形式,及时向省直困难离退休干部传达中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引导老同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始终保持“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政治本色,为中原更加出彩点赞加油、贡献力量。

三是建立医疗联系机制,开辟绿色就医通道。与省医保中心和相关医疗机构加强沟通联系,积极协调困难离退休干部医疗费报销、提供额外大病补贴。加强医疗帮扶工作的调研论证,尽快出台医疗帮扶的实施方案。利用省直离退休干部数据库,在掌握省直困难离退休干部方方面面的详细信息的基础上,与老同志原单位、所在社区、就近医疗机构紧密协作,构建“24小时医疗服务保健圈”,使老同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种类繁多、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同时,尽快整合各类资源,逐步建立健康咨询专家库,组建一支专兼职健康咨询队伍,合理制定详尽的困难离退休干部健康咨询计划,做好健康咨询工作。

四是建立困难离退休干部所在社区联动综合服务网络平台。按照四就近的标准和要求,与困难离退休干部所在社区加强联系,摸清情况,制定相应管理服务措施,投入经费,完善相关设施,协调做好就近服务工作。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帮扶,提供亲情服务。定期走访困难离退休老干部,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协调单位和社区适时关心照顾。依托社区的志愿者团队,组织引导志愿者开展老干部志愿服务,为离退休困难老干部进行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

五是加强培训,提升干部职工能力素质。在干休所加挂省直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牌子之后,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对干部职工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加大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力度,统一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认真学习政策,掌握相关技能,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确保适应新职能、新岗位的工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