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党员的承诺——记西华县财委退休干部李文琦

时间:2018-02-07 10:49:36 来源:河南老干部微信公众号 浏览:676 次

在豫东黄泛区腹地,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只要说起李文琦,都会肃然起敬。这位年逾古稀的老党员、老干部,心系贫困农村,胸怀爱民之心,引导农民致富。2013年,他带领群众建起“西华县营发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70亩,种植大田桃树42亩,大棚矮化桃树300余棵,每年种植香菇20万袋,取得经济效益30多万元,每年发放农民工工资20余万元,被誉为贫困户的“贴心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春风吹拂大地,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在李文琦心中激起阵阵涟漪。他再也坐不住了,宁愿放弃退休后的城市安逸生活,满怀激情地回到了家乡——东王营乡祁堂行政村吴营村,开始了他振兴家乡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圆梦之路。

东王营乡祁堂行政村离县城约15公里,位于黄泛区中心,全村人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村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李文琦把乡亲们的难处记在了心里。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改变家乡面貌,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扶贫先扶智。他首先找到了村支书了解情况,接着到贫困户家中走访,还组织十多名在村中有影响的农民代表,学习文件、宣讲国家富民惠农政策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使大家认识到,贫困村不会永远贫困,只要齐心协力,就会摆脱贫穷、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

俗话说,“群雁高飞靠头雁,船载万斤靠舵人”。农民是现实主义者,政策再好,项目潜力再大,也得有人先行先试,群众只有亲眼看到了好处才会跟着去干。他决定当这个领头雁,让群众先看看,经过多次考察和认真分析筛选,选择食用菌种植产业,拿出自己的养老钱,又从信用社贷款30多万元,多方筹措资金20多万元,打响了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第一炮。当年种植,当年就取得了收益。

良好的效益让群众动心了,十多户村民愿意跟着搞食用菌种植,2013年初,成立了“西华县营发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募集股金百余万元,建起了二座蘑菇发菌房、七座菇棚和多套配套厂棚,购置了必需的机器设备,先后种植双孢菇、鸡腿菇、香菇。2015年实现效益近10万元,2016年盈利13万元, 2017年追加生产菇棒20万袋,外销10万袋,自种10万袋,菇棒良好的长势和销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前来学习种植技术,他先后举办了3期培训班,免费发放培训资料,免费提供午餐。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他时时刻刻践行着共产党员神圣的职责,牢记入党誓词,不忘初心,全心全意地为贫困户着想,实实在在地扶贪、帮助脱贫。

2015年,他看到村里许多年轻人都出外打工,村中留守多为老弱病残人员,土地种植粗放,经济效益很低,有的以极低的价格转包种植,有的土地几近荒芜。为了更好落实中央土地流转政策,发挥土地使用效益,多形式带领更多的农民致富,流转70多亩飞沙地,建起了“长华家庭农场”,种植40多亩1000多棵桃树,采取“麦桃套”、“桃套花生”的种植方法,实现一年三熟三收,效益倍增。他还从上海果疏研究所引进矮化桃树300棵,建起二个桃树大棚,头年栽树,第二年就挂了果;2016年又育苗1000棵,2017年再建两个桃树大棚,让更多的农民受益,使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当事业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时,他反复琢磨怎样才能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下去,真正让贫困户得到更多实惠,感受到党的关怀大爱,沐浴党的阳光温暖。他认识到,只有帮助贫困户自主创业,自我造血,才能真正脱贫致富。于是,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惠民措施,一是先按半价供应香菇种植袋,待收益后且有能力支付时,再补齐余款。困难户李胜患脑血栓病,爱人偏瘫,生活十分困难,李文琦先让他花2万元种植一万袋香菇,等卖了香菇才把剩余的2.3万元还上。二是消除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对有门路销售的可以自己销售,对无销路的帮助销售或者回收,种植风险降低了,群众有了安全感,积极性也提高了。三是关爱弱势群体。当他看到有些家庭因病致困、因病返贫的生活状况时十分痛心,一种大爱情怀油然而生。刘营村村民刘全中,因患强直性脊柱炎,长期治疗花光了家底,想栽桃树无钱买树苗,他就无偿供给他30多棵树苗;刘寨村民刘岗岭,上有老、下有小,孩子上学,经济困难,想种桃苗不敢张口,李文琦就挖好20多棵树苗,亲自给他送去,分文不取。还有一些村民来找桃树苗,他又无偿奉送,先后送出树苗数百棵,村民很是感动。对于像村民李秀英等年龄较大、劳动能力低下、生活困难的贫困户,让她们干一些剥花生、切蘑菇片等力所能及的活,使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中国梦是大家的梦

为带动更多农户致富,李文琦多次外出学习。当他了解到省科研部门一教授研发的花生无公害高产种植模式时,立即和省农委会签订了七亩花生高产无公害种植合同。这种花生长势、开花、下椎的情况比常规种植的花生优势明显,喜获丰收,2018年他计划向村民大力推广。为拓宽群众致富门路,李文琦又先后“拜师”农科院等机构,聘请专家,带领群众种植“河阴软籽石榴”,吸引了外地客商前来订货。

焚烧桔杆会污染环境、引起火灾、影响航空,还会给农作物带来病虫害高发,秸秆禁烧,又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是困挠政府和农民的难题。为此,他先后自费数次到省会和处理桔杆的先进地区考察,发现一厂商生产的变废为宝的桔杆制炭设备,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节能环保,还解决了桔杆的合理利用问题。目前,他正积极筹措资金,购买设备,并向有关部门汇报,争取立项、建设投产,为保护顶上这片蓝天做点贡献。

祁堂变了,吴营变了,群众腰包鼓了起来,很多户人家盖起了楼房,开起了自家车,村里修起了宽阔的水泥路,李文琦也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拥护、爱戴和尊重。

几年来,他带领群众建起“西华县营发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70亩,种植大田桃树42亩,大棚矮化桃树300余棵,实现了“桃套麦”、“ 桃套花生”一年三收。每年种植香菇20万袋,发放农民工工资20余万元,取得经济效益60多万元。该专业合作社被周口市农业局认定为“市级示范社”,被河南省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和无公害基地”,被西华县政府确定为“精准扶贫基地”,他本人也多次获得“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改变吴营人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你能看到一位年逾古稀、不忘初心的老党员在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