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革命相伴一生,无婚也无悔

时间:2017-08-11 10:17:00 来源:河南老干部微信公众号 浏览:1903 次

作者:济源日报退休干部  陈立新


在济源市玉泉街道刘庄新村见到都已93岁高龄的吴景玉、董贵香老两口时,我很是惊喜。二老近百岁的高龄,仍旧精神矍铄,劲头十足,正和邻居们坐在路边纳凉聊天。

我刚要向二老打探长寿秘诀,坐在他们旁边的几位老人一边笑着,一边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别问这个,这是两个老革命,至今还没“结婚”呢,让他们给你讲讲这里边的故事吧。

吴景玉的老伴叫董贵香,娘家坡头蒋庄村,是1938就在杜八联加入地下党组织的老共产党员。抗日战争爆发那会她除自己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外还努力做好男青年的工作,动员他们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但在1940年动员吴景玉参军时遇到了问题:吴景玉有意参军,但他的父母身体都不好,全靠吴景玉照顾,如果他走了,父母的生活成了问题。在连续动员吴景玉两天之后,到第三天,董贵香竟然背着铺盖来了,她告诉吴景玉:“你放心地走吧,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有我在,就有你父母在!”

也许这样的举动在当代人眼里看起来略显草率,一个花样年华的姑娘跑到一个男青年家伺候起别人的爹妈,不问前路、不想未来,这担子一挑起来就是十二年。那十二年,正是一个女子最风华正茂的光景。

董贵香这一招解除了吴景玉的后顾之忧,他放心的参加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中去了,然而,在董贵香的家中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因为那年董贵香已经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了,在当时来说,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更何况父母亲已经将她许配给邻村的赵家,婚事已在准备之中。尽管董贵香是以侍奉吴景玉父母的名义搬到吴家去住的,也并没有否定那份婚事。但这说好了的婚事当下不办了,在他人看来,这无非是变着法子在否定。左邻右舍的人们不理解,她自己的父母亲也想不通。

已经接受了革命思想熏陶的董贵香的主意也很真,道理也认得很死:爱家,首先要爱国,不打倒日本侵略者,不把他们赶出中国去,哪能过上好日子!自己是一个女孩子,不能上阵打鬼子,但侍奉好军人的父母,让军人在前方安心打仗,这完全是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共产党员该做的事。

尽管她的爹爹发誓,只要董贵香不改变主意,他心中就只当没有这个闺女!但铁了心的董贵香仍然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接踵而来的考验,也让这幅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山一般的力量。当时的吴家,吴景玉的父母都已50多岁,母亲身体不好不说,因为过分思念儿子的安危,以致使眼睛出了问题。吴景玉还有一个6岁的妹妹和4岁的弟弟,同样需要照看。除了日常的生活,吴家还有十几亩耕地需要她协助吴景玉的父亲来耕种。由于吴家没有耕牛,这十几亩耕地是靠䦆头刨铁锨剜来种植的,其难度可想而知。

除了这些之外,董贵香妇救会主任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继续动员男青年参加抗日队伍、做好参军青年的家庭优抚工作、为抗日战士做军鞋缝军衣等等。

所有的这些事儿,就是把黑夜当成白天来干也干不完。但这对这个铁心抗日的女共产党员来说都不是问题,里里外外,大事小事,都应付过来了。

最要命的就是1942年冬季到1943年春季大那场大饥荒,野菜、草根、树皮都吃光了,谷草磨成粉做的粥也品尝过了。吴景玉的父亲瘫倒在床上走不动了,吴景玉的母亲眼睛完全失明了,一家人的生死系她一身。这时的董贵香除了寻求地下党组织的帮助外,就是向自己的所有亲戚寻求帮助,最后才免于让包括自己在内的吴景玉一家遭遇饿死的结局。

吴景玉1940年参军后,先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接受了3个月的培训,随后被分派到八路军129师386旅722团4连当了副排长,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等对日作战,1942年3月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

1944年8月,吴景玉乘着自己所在的部队在济源对日作战的机会回了一趟家,尽管时间非常短暂,但当他看到自己的一家人在董贵香的照料下安全度过大灾荒,董贵香仍然信守承诺在他的家中照看着一家老小时,感动的热泪盈眶。他当着董贵香的面再一次表示,一定要在前线英勇杀敌,直到赶走侵略者、全国解放那一天。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吴景玉又参加了解放战争的全过程。在这期间,吴景玉先后6次负伤,多次立功受奖,已由当初的副排长升任为副团级。1952年吴景玉因病致残复员回到了阔别12年的家乡。这时的董贵香已经28岁了。当她要告别吴景玉的父母、弟弟、妹妹回自己家的时候,吴景玉的妈妈哭了,拉住她的手说:“闺女,你不能走,我们这个家不能没有你!” 在长达12年的生活中,吴景玉的父母已与董贵香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且早已将董贵香看做自己的儿媳妇了。

就这样,董贵香结束了12年的“保姆生涯”,顺理成章地成了吴家的儿媳妇。在那个年代,他们没有专门去办理宣告婚姻合法的“结婚证”,但这份浓烈感情,支撑起他们从此并肩携手,抵御人生的风雨,跨过生活的坎坷。

带着责任和担当的情感,在今天,弥足珍贵!


(责任编辑:路璐)